脱贫攻坚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大理频道 >> 脱贫攻坚 >> 正文
大理州以“三部曲”引领脱贫领域守正创新
发布时间:2019年11月11日 10:27:00  来源: 云南网-大理日报
分享至:

  原标题:我州以“三部曲”引领脱贫领域守正创新 

  近年来,我州通过干群齐心唱响“播火先锋曲”“花灯曲”和“白曲”“三部曲”,讲好脱贫政策理论故事,引领脱贫领域党员干部守正创新。

  唱响“播火先锋曲”,革命老区奔小康

  “过去我对农村低保、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这些政策不是很清楚,听了宣讲员的傈僳语讲解,我全听懂了,知道这些都是中央的好政策。只要跟着共产党走,我们傈僳族群众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前不久,祥云县祥城镇存德村委会傈僳族自然村48岁的村民谷桂香满怀信心地说。

  祥云县充分用好红色革命老区王德三烈士故居的平台,按照讲好政策理论、农业农村、红色传承“三件事”的工作思路,成立了“祥云播火先锋宣讲团”,成为大理州新时代大众化理论传播的“新火种”, 为当地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决战脱贫攻坚奠定了坚实基础。近四年来,“祥云播火先锋宣讲团”组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脱贫攻坚政策等重大专题宣讲810场次,受众达62000人次。

  唱响“花灯曲”,弥川大地换新颖

  “十个弥渡人,九个会唱灯,还有一个会哼哼。”近年来,弥渡县充分运用深厚的花灯文化底蕴,通过丰富文化载体、夯实文化“根基”,让扶贫政策宣讲“飞入寻常百姓家”。

  弥渡县按照“哪里有脱贫攻坚,哪里就有花灯文艺演出”的工作思路,引导和扶持各类群众文化团体参与到脱贫攻坚工作中,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用欢快的花灯歌舞宣讲党的方针政策、讲百姓身边的故事,让老百姓想看、愿看、看得进去,在自娱自乐中了解政策,在平等互信中传播正能量,在面对面的互动中凝聚脱贫共识,让文化种子在脱贫一线生根发芽。截至目前,弥渡县共有民间文艺团队七百多支,2017年至今,在全县8个乡镇的贫困村共开展“自强、诚信、感恩”主题花灯文艺演出两百余场,参与演出及观看的群众达六万余人;共组织开展大型文艺活动五十余场,带动乡镇、村组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三千余场次,参与演出人员及观众达二十余万人次。 

  唱响“白曲”,阿鹏故乡感党恩

  “看报纸不识字,看电视也听不懂,可白曲唱的调子我完全听得懂,感谢党的好政策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 剑川县沙溪镇石龙村一位72岁的老人听了白曲弹唱节目《白乡颂歌十九大》后激动地说。

  电影《五朵金花》男主角阿鹏的故乡剑川县,是我州白族文化积淀最深厚、传承最古老、分布最集中、特点最鲜明的地区,白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0%左右,白曲深受广大白族群众的喜爱。

  为了解决好“怎么讲”“讲什么”的问题,剑川县结合实际成立“白曲宣讲团”,探索出一条用方言来宣讲、用鲜活事例来阐述理论、用民间艺术来解说政策的理论宣讲新路子。截至目前,“剑川白曲宣讲团”已开展各类宣讲三百余场,受众达两万多人次。

  我州以“扶贫先扶志”为导向,在脱贫攻坚中广泛开展“行业扶贫”暨群众文明素质提升宣讲活动,运用白曲弹唱、白语小品、民族歌舞剧等形式,宣讲重大决策部署、党的惠民政策和新成就新变化,变“单一宣讲”为“生动说唱”,让群众在欢声笑语中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悟、有触动,在潜移默化中增强理论宣讲的效果,增强广大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通讯员 周应良)

责任编辑:钱霓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