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大理频道 >> 头图 >> 正文
云南漾濞县瓦厂乡:基础设施三蜕变带来的幸福生活
发布时间:2019年10月12日 16:22:32  来源: 云南网
分享至:

  

基础设施蜕变带来幸福生活。

  蓝天白云下,一条条“巨龙”蜿蜒盘旋,青山绿水间,一座座庭院错落有致,一幅幸福安乐的乡土画卷呈现在了记者的面前。

  瓦厂乡,一个离县城52公里,下辖5个村委会的山区乡。过去,基础设施薄弱是制约全乡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山高路远、贫穷落后也成了它的代名词。

  据瓦厂乡党委书记罗会高介绍,为突破这样的困局,结合乡情实际,近年来,乡党委政府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支持,不断加大路网、电网、住房建设力度来带动全乡的发展,群众的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交通路网四通八达

  “我刚开始在村上当文书的时候没有公路,去县城开会只能走路,现在好了,公路通到每家每户。”曾当过瓦厂乡村干部的桑应华感慨地说。现年77岁的他,1965年开始在瓦厂村当会计,见证了全乡几十年来的发展变化。据他介绍,从320国道到乡政府驻地的公路于1986年挖通。当时人民群众生活困难,国家又缺乏建设资金,是村民纷纷到顺濞河里淘沙子,投工投劳架起了瓦厂桥,才让公路得以贯通。刚通路时,乡境内只有两辆车。

  1998年,从乡政府驻地到最远的瓦泥午村的公路正式贯通,全面开启了全乡进入“公路时代”的历史。

  多年来,瓦厂乡从努力贯通县乡公路、乡村公路,到大力开挖村组公路,再到全面实施入户公路,已经形成较为便利的交通路网。

  目前,全乡已有33条县乡村三级公路,其中县乡公路2条、乡级公路1条、村组公路30条149公里,180多户农户开上了私家车,群众出行条件大为改观。

基础设施蜕变带来幸福生活。

  住房条件全面改善

  “我儿子身体不太好,孙女已经上初中,祖孙三代人一直挤住在那间又破又旧的老房子里。要不是党的政策好,我从不敢想象自己也能盖新房。现在,我们一家三口终于可以搬进新房了。”通过新房验收的瓦厂村村民郑桂英激动地说。

  2018年初,郑桂英的房屋被鉴定为危房,得到了1.5万元建房补助。乡妇联根据她的特殊情况,还积极向县妇联为她申请了6000元单亲母亲建房补助。通过多方努力,他们一家三口终于住上了安全稳固的新房。

  像郑桂英户这样存在建房困难的农户还有很多,近年来,随着建档立卡户、残疾人户、低保户等农户的危旧房改造政策落地实施,他们的住房难题得以解决。目前,全乡共有211户农户完成了危房改造项目;860户农户完成了住房质量巩固提升项目;共有132户农户住上了砖混结构的房屋。

  电网覆盖每家每户

  “通电前,明子、马灯、石墨灯、煤油灯就是我们的照明工具。刚通电时,买得起电器的农户寥寥无几。当时我们家买了一台黑白电视机,一到晚上,大家都挤到我们家看电视剧。”乡供电所退休职工桑体忠说。据他介绍,乡政府驻地于1988年通电,通过四年努力,全乡5个村已实现全部通电。 

  30年过去了,全乡开展了4次电网改造,从全乡不通电,到各类家电走进千家万户。电网的覆盖,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提高了大家的生活质量。

  70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帮助、关心、支持下,瓦厂乡从不通公路,到村村户户通公路;从不通电,到家家户户通电路;人民群众从吃不饱、穿不暖、住茅草房,到不愁吃、不愁穿,家家户户有安全稳固住房。瓦厂乡基础设施三蜕变,势必带来群众生产生活的蝶变。

  云南网记者 博达 通讯员 梅晋敏 赵元登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范春艳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