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大理频道 >> 要闻 >> 正文
大理祥云县沙龙镇:乡土人才培养走上快车道
发布时间:2019年08月30日 12:59:02  来源: 云南网
分享至:

乡土人才培养走上快车道。通讯员 李娜

“叮当,叮当……”顺着声响,走进一看,四五人成群围坐院内,敲打着手中的小锤。

这里是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县沙龙镇青海营村“小炉匠”曹立国家,工人们正在为手头的活计紧锣密鼓的忙着……

曹立国,第一届云岭技能工匠,祖辈世代靠‘小炉匠’手艺为生,他是曹氏银器的第五代传承人。14岁开始就跟随父亲学习民族银器制作手艺,16岁就开始招收和自己同龄,甚至比自己年长的学徒。几十年来,全国只要有特色银饰品手工加工的地方,基本都有他的足迹。经过不断总结摸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技艺。25岁那年结束长期漂泊的日子,回祥云发展,成立了自己的公司,现在年收入能有150余万,亲手带出学徒160余名。“这么多年,多亏了政府的支持,才让我有了今天的成绩。我们曹氏银器的传承人现在已经发展到第八代了,现在政策这么好,我们的手艺会像接力棒一样,代代传承下去的。”曹立国激动地说道。

“1990年,我们夫妻俩以小作坊的形式进行加工生产,后来经过沙龙镇党委、政府的平台搭建,我们前后共享受贴息贷款三次,共计20万元,挂包联系我们的镇机关党员罗晨尹还积极为我们争取了7万元项目资金,建成‘小炉匠’文化传习馆。”曹立国妻子陈中香高兴地说道。沙龙镇依托“党建+乡土人才”,创新工作举措,实行机关党员挂包联系乡土人才制度,采用不定期走访,政策宣传,邀请专家、能人大户讲授“致富经”、“土技术”等形式,助推乡土人才走上快车道。全镇在册乡土人才221名,涵盖手工艺品加工,种植,养殖等多个领域,共有42名党员挂包联系乡土人才。

乡土人才成长于农村,植根于农村,联系群众最直接,服务群众零距离。“我们镇以‘乡情’和‘乡愁’为纽带,注重乡土人才的挖掘,建立动态实用人才信息库。同时,建立党员挂包联系制度,定期走访乡土能人,实地了解人才需求。积极搭建平台,在项目扶持,贷款贴息、技能培训等方面给予倾斜,鼓励发展特色产业,带领群众积极参与产业发展。”沙龙镇党委书记李梅介绍道。

沙龙镇通过“党建+乡土人才”培养,为“乡愁”经济注入了强心剂,为“一乡一特”党建特色品牌的打造添加催化剂,助力乡土人才培养稳步走上快车道。

云南网记者 博达 通讯员 李娜

责任编辑:钱霓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