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花犹在,人来鸟不惊。”日前,记者伫立洱源县茈碧湖畔的草海湿地,眼前的景像不禁想起了唐代王维的诗句。盛夏时节,满目粉红的、金黄的睡莲,稍远处的柳树和杉树枝上,悠闲自在地栖息着上百只白鹭。
金黄的睡莲
“天上有70多种鸟,水下有30多种植物。”洱源县湿地保护管理中心主任杨春冰介绍,茈碧湖面积为7.8平方公里,不仅是洱海的重要上游补水湖泊,还是洱源县重要集中式饮用水源地。8年前,县委、县政府投资1479.5万元,将过去一家渔场的养殖基地建成为630亩草海湿地,旨在恢复生物多样性与水质净化,处理村镇生活污水、农业面源低污染水和保护茈碧湖水源地,兼顾生物多样性恢复和景观提升。
荷花
乘船前往茈碧湖北岸的梨园村,在湖上真正感受到了水的“清澈”,真正感受到了古人描绘的诗情画意:“谁道洱河千胜景,源头此处更澄清。”杨春冰介绍,为保护茈碧湖,县委、县政府在7年前投资3497万元,实施了“退塘还湖、退房还湖、退滩地还湖”,累计退出面积513.8亩。如今,茈碧湖是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梨园村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犹如“世外桃园”。村民阿福忠高兴地带领记者参观村民培育的“茈碧花”,参观县里两年前投资1500万元建设的污水收集处理回用工程。他说:“我们要不让村内一滴污水进入茈碧湖。”
云南网记者 庄俊华 黄兴能 通讯员 王娅 卞晓茜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