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9年大理•剑川木雕艺术博览会暨剑川木雕文化节的木雕展区里,众多原色木雕中的一个彩色木雕的展位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这里的木雕色彩丰富、饱满,“这些色彩创意来自于我们当地多元的民族文化,少数民族都很喜欢彩色,我们用上了白族喜欢的白色、粉色,彝族喜欢的红色、黄色。”展位的负责人杨元松说,而这些木雕最特别的,还不是颜色,而是它们大多出自于残疾木雕师傅们之手。
杨元松是大理白族自治州州剑川县羊岑乡兴文村人,也是剑川县松缘木艺销售部的负责人。在他的公司里,19名员工中有1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其中又有6户是残疾人贫困户。“有的是身体残疾,有的是言语残疾,他们要脱贫就更加困难。”曾经外出打工的杨元松发现,家乡的木雕十分受欢迎,但彩色木雕不多,于是便往彩色木雕的方向努力。“雕工虽然不是最精细,但是颜色有创意,残疾人师傅学起来也容易上手。”近年来他一直致力于贫困山区少数民族和残疾人培训工作,带动建档立卡户就业脱贫,“一个月一位残疾人师傅能有两三千元收入。”
从2008年到现在,在当地政府和残联的帮助下,杨元松已经培训了120多名雕刻技工,其中残疾人约30人,建档立卡贫困户50多人,提供就业岗位90个。
彩色木雕也让顾客们耳目一新,记者采访期间,已经有不少人上前询价。几百元到数千元的价格,给了人们很大的选择空间。“我们的顾客来自全国各地,还有的是带到国外。”杨元松不无自豪地说。
云南网记者 黄兴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