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大理频道 >> 要闻 >> 正文
大理永平丝路飞花茶厂带动茶农增收致富侧记
发布时间:2019年05月17日 14:22:14  来源: 云南网-大理日报
分享至:

  原标题:老茶园又“活”过来了——永平县丝路飞花茶厂带动茶农增收致富侧记  

  4月14日,永平县杉阳镇阿海寨村的老茶园里,赵兴菊、周显碧、杨继冠、何学芬等10多名妇女正在忙着采春茶。明媚的阳光里荡漾着茶香,阿海寨村濒临“死亡”的老茶园又“活”过来了!

  杨继冠说:“我家原来有20亩茶园,因为茶叶不好卖,只能毁了茶园改种玉米,现在茶园只剩下4亩了。”永平县丝路飞花茶厂落户阿海寨村后,茶叶有了好销路。10天来,杨继冠家已经卖给茶厂400多斤茶叶,收入4000多元。

  丝路飞花茶厂厂长赵璿介绍,阿海寨村原有茶园2000亩,但由于没有企业收购茶叶,茶园差不多都被毁了,只剩下100多亩,曾经远近闻名的阿海寨茶因此“落寞”了。那赵璿为什么还要到这里建厂?这源于赵璿的心里装着一个梦想,她不但要搞经济,而且要做公益。

  两年前的一天,赵璿在杉阳街上遇到一个生病的老人,背着一个孩子去看病,说是孩子的父母出去打工了,家里没人照顾孩子。这次偶遇给了赵璿很大的触动,她毅然决定回乡创业,于2018年2月投资600万元建立茶厂,并于当年11月流转土地80亩建设茶叶基地。她自信地说:“给我10年时间,我就能恢复阿海寨茶园,帮助群众就业,特别是让当地妇女不用再出门打工,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我认为这就是做公益。”

  杉阳是博南古道重镇,马帮文化积淀深厚,马帮茶源远流长,所以赵璿给茶厂取了一个很有文化韵味的名字“丝路飞花”。今年3月,茶厂正式开业,引进大坪坦村生态茶,并以阿海寨的老品种大叶种佛香做原料,采用特殊工艺,推出品牌产品“马蹄窝”。“马蹄窝”品牌的红茶“丝路红”和绿茶“银针甘露”是茶厂力推的重头戏,将带给消费者马帮茶的高级享受。          

  “茶好不好,主要取决于品种、土质、工艺三个方面的因素。”赵璿曾采购阿海寨的19斤鲜茶叶,用自己的工艺做了一批红茶和绿茶,寄给北京和西安的一些老顾客,受到了大家的好评。西安的一位茶商告诉她:“这样品质的茶叶,你有多少,我要多少。”今年,赵璿计划生产“马蹄窝”丝路红和银针甘露共600斤,只用阿海寨的老品种春茶,“只要好,不怕少,卖完之后明年再生产”。

  为了把茶厂的社会效益最大化,尽力带动茶农增收,茶厂开业后,赵璿开始组建同舟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现在,茶厂长期用工5人,短期用工500多人次,为当地群众开辟了家门口就业的新门路。报名参加合作社的茶农已经超过100人,涉及阿海寨、杉阳、岩洞、普棚、松坡等多个行政村。

  丝路飞花茶厂为阿海寨老茶园和马帮茶注入强大生机,受益最大的是当地50多户茶农。赵兴菊以前在外地打工,无法照顾家庭和孩子。茶厂落户阿海寨,她高兴极了:“我家种茶20多年,现在还保留着5亩茶园,准备再种5亩。茶厂以10元一斤的价格跟我们收鲜茶叶,从此以后,我可以不出去打工了,也用不着再把茶背到街上摆摊销售了!”

  周显碧还记得,往年自家做茶送到集市上卖,只能卖5元一斤,卖得好一点也就10元左右一斤。“现在不同了,一个人一天可以采10多斤鲜茶叶,是一笔不错的收入,所以我已经报名准备加入合作社。”周显碧乐呵呵地说。

  从茶园到茶厂,卖茶的人络绎不绝,茶厂落户阿海寨村,濒临“死亡”的老茶园焕发出了新的生机。(通讯员 段先武)

责任编辑:吴珺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