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讯(通讯员 张莹 潘成龙)“面对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没有一支能经得住摔打、挫败,打不跨的队伍,肯定是完不成重大历史任务的。”近日,在云南农村干部学院“送教下乡”云龙脱贫攻坚专题培训班上,“国家一级战斗英雄”史光柱结合自己亲身经历,讲述了一支有强大战斗力、凝聚力的队伍对于打赢一场战役的重要性,并就如何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发扬战斗精神,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给云龙的党员干部上了生动一课。突出党性教育、理论教育和能力提升,强化干部教育培训,仅仅是云龙县打造一支懂扶贫、会帮扶、作风硬的扶贫干部队伍的举措之一。
云龙集“山区、民族、边远、贫困”四位一体,是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有4个深度贫困乡镇、47个贫困村,是大理州整州脱贫的主战场、主阵地。如何啃下这块“硬骨头”,打赢打好这场输不起的战役,党员干部队伍的作用不可替代。“抓教育培训,抓墩苗历练,云龙倾尽全力,目的就是要打造一支情况最了解、问题最清楚、工作最能干的扶贫铁军。”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张志勇这样说。
为解决干部能力上的短板,云龙以需求为导向,紧密结合中心工作、重点任务,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狠抓干部教育培训。在理论武装和思想建设方面,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抓手,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举办县级专题培训班7期,培训1151名党员参训参训。在攻坚能力提升上,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邀请兄弟县市的扶贫干部到云龙传授工作经验、工作方法,邀请同济大学专家教授和省州有关领导干部担任授课教师,开办“同济·云龙大讲堂”3期、“云龙干部讲堂”17期,累计培训县乡村党员干部1.4万人次。同时,多次组织党员干部到宾川、鹤庆等县市,学习脱贫攻坚先进经验和做法。
近年来,云龙不断完善干部选育管用全链条机制,加强源头培养和实践锻炼,优化成长路径,促进优秀干部脱颖而出。建立定期分析研判机制,认真开展公开推荐优秀干部工作,充实后备干部库。多渠道锻炼,先后选派8名干部到上海和省州部门挂职,选派16名干部到乡镇专门抓扶贫,有计划地选派191名干部到脱贫攻坚指挥部、水电站移民指挥部、重点项目建设一线,承担“急、难、险、重”任务,砥砺品质、增长才干。同时,加大在脱贫攻坚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力度,突出工作实绩、作风过硬、群众公认,共选拔任用92名科级领导干部,树立了鲜明的选人用人导向。
为激发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一线勇于担当作为、干事创业,云龙启动开展脱贫攻坚“顶在前面干在难处”专项行动。先后出台了干部作风十条、脱贫攻坚“四项机制”、脱贫攻坚“顶在前面干在难处”六条规定和五条规定,成立11个脱贫攻坚监督执纪工作组,持之以恒抓干部作风建设,以全县干部作风攻坚促脱贫攻坚。同时,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扶贫和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制,建立县乡村组网格化责任包保体系,成立11个乡镇、86个村(社区)、1260个村民小组包保组,推动脱贫攻坚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和工作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