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大理频道 >> 要闻 >> 正文
三千年古镇焕新彩 大理剑川开启文旅发展新模式
发布时间:2019年03月14日 20:08:00  来源: 云南网
分享至:
记者 毕芃 摄
记者 毕芃 摄

  云南网讯(记者 毕芃)探寻“文献名邦”,共话剑川发展。3月14日,“2019剑川旅游推介系列活动”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举行。当日,剑川县政府与奥园集团合作迈入新阶段,着力将石宝山及沙溪古镇打造成大理文化和旅游的一张新名片。

记者 毕芃 摄

  活动当天,适逢剑川地区传统民族节日“二月初八太子会”,来自省内外的一百余名旅游行业代表游览了石宝山、石龙村、宝相寺、沙溪古镇、剑湖等特色景区,观看了白族民俗“迎太子”,聆听了白族洞经古乐,领略了剑川悠久的历史文化、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淳朴的民族风情。

记者 毕芃 摄

  此次旅游推介活动由剑川县旅游资源保护建设管理委员会主办,旨在展示和推广剑川多彩的文旅资源,提升剑川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让剑川文旅再上一个新台阶。

记者 毕芃 摄

  推介会环节,剑川县委书记聂金辉对剑川丰富的文旅资源进行了推介。素有“文献名邦”“木雕艺术之乡”和“白族文化聚宝盆”之称的剑川,是大理州的北大门,是通往香格里拉、走进川藏的重要门户,是全国白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县份,是滇西北黄金旅游圈和香格里拉旅游大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有被列为世界濒危建筑遗产的千年茶马古镇沙溪寺登街,有开创云南稻耕文化和青铜文化先河的海门口遗址,有国家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钟山石窟,有国家4A级景区石宝山·沙溪古镇和国家3A级景区千狮山,有‘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八大片区之一的老君山,有高原明珠——剑湖”,谈到剑川文旅资源,聂金辉如数家珍。

记者 毕芃 摄

  此次推介会是继2018年10月剑川县政府与奥园集团签署《文化旅游资源投资开发合作协议》签署后,双方首次“合体”亮相。推介会宣布,双方将联手把剑川打造成西南旅游的国际名片。

记者 毕芃 摄

  聂金辉表示,石宝山、沙溪古镇项目是奥园集团落地云南的首个项目,剑川将把该项目作为带动全县全域旅游发展的龙头项目加快推进,助力全县打好“绿色能源牌、绿色食品牌、健康生活目的地”这三张牌。

记者 毕芃 摄
记者 毕芃 摄

  双方联合后,将以沙溪古镇为依托,打造古镇度假的“白族模式”。该模式将以茶盐古道遗存文化为核心,深度挖掘、保护和利用茶马古道文化遗存,重构沙溪坝子低碳新能源交通体系,植入无人驾驶度假体验,充分利用“智能小镇”系统,将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融入原生白族本土文化、木雕文化、古建文化、民俗文化等文化内涵。同时,项目还将提升剑川的国际化旅游接待能力,创新开发千年白族歌会表演、石宝山旅游体验项目,着力培育山地运动新业态,创建5A级景区。此外,剑川还将努力打造“一部手机游云南”示范区。

记者 毕芃 摄

  剑川文化源于3500多年前,开创了云南“青铜文明”和“稻耕文化”的先河。作为“茶马古道”交通重镇,被誉为“文献名邦”的剑川走过了灿烂辉煌的历史,为世人留下了“南天瑰宝”石钟山石窟、茶马古集市寺登街、石宝山歌会、“千狮双绝”、剑川木雕、剑川白曲等文化遗产。

责任编辑:乐诚弘韵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