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大理频道 >>  要闻 >>  正文
扎根苍洱勤耕耘 立德树人谱华章——写在大理大学40周年校庆之际
发布时间:2018年10月19日 09:24:25  来源: 云南日报
分享至:

  传统手工刺绣培训

  入夜渐微凉,霁月光如练。漫步校园中,潜心觅景致。灯火辉煌处,风景不寻常。实验室里,老师们埋头苦干、认真执着,只为科研成果的如期绽放;教室里,学生们惜时如金、专心学习,只为“不负韶华不负梦”;活动室里,师生代表挥洒汗水、精心排练,只为给母校华诞献上最美的礼物……

  金秋时节,大理大学迎来了40周年校庆。在我国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大潮中,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可以说是教育行业奋勇赶超的一个缩影。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高等院校(以下简称“高校”)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在办学规模扩大、教学质量提升的同时,很多高校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品牌,坐落于“苍山之麓,洱海之畔”的大理大学就是其中之一。

  40年来,大理大学始终秉承“博学达真、大德至理”的校训,“至诚尚行、求实创新”的校风,“艰苦奋斗、改革创新”的精神,在准确把握时代脉搏的不断尝试、探索、积累、深化之中,以其先进的教学理念、卓有成效的科研实践以及前瞻性的教育方式,走出了一条不断超越自己、办一流名校的发展之路,成为了滇西地区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阵地,在教育战线溢出一路芬芳。

  40年砥砺奋进,办学实力不断增强,学科门类日臻丰富,成长为以医药学、教育学、生物学、生态学为优势,民族学和艺术学为特色,多学科交叉融合、多层次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

  40年传道授业,扎根滇西,在“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指引下,为社会培养输送了奋战在医疗、教育、文化、农业等领域的15万余名人才。

  40年潜心科研,拥有国家及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17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仅近6年来就承担了169项国家级课题研究,获得国家专利授权127项,科研成果惠及云岭大地。

  初心不改:厚德育英才 桃李笑春风

  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设置学科专业,培养了15万余名人才。毕业生就业良好,年终就业率均在97%以上,其中大多数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医疗机构和中小学服务。

  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开展高难度手术

  在“苍洱毓秀地,文献名邦城”的大理,潜藏着一个别样的“景点”——芳草凝绿、鸟语花香、山水交融、如诗如画的大理大学校园中,常年活跃着一群群“科教兴国”的践行者和追梦人。朗朗的读书声、激情澎湃的授课音、挑灯夜战的忙碌身影、矫健的运动身姿……与美不胜收的自然景色有机融合,汇集成为大理大学的独特景致,彰显出这所现代化综合性大学的蓬勃与生机。

  大理大学的前身是1978年成立的大理医学院和大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1年10月,经教育部批准,大理医学院与大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为大理学院,云南广播电视大学大理分校、大理工业学校并入该校。2015年4月28日,学校正式更名为大理大学。学校经过40年的躬耕和积淀,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医药学、教育学、生物学、生态学为优势,民族学和艺术学为特色,多学科交叉融合、多层次协调发展的综合性本科高校。大理大学现有65个本科专业、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是云南省地处非省会城市本科办学最早且最先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和省级立项建设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40年间,大理大学以“德育为先,学生第一,服务社会”为导向,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身教育事业,在改革创新中,紧密结合滇西乃至云南省得天独厚的区位和资源优势,不断凝练学科专业特色,壮大师资队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教学课程改革,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

  大理大学现拥有长江学者、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云岭英才计划、云岭学者、云岭教学名师等高层次人才和专家学者近80人,正逐步发展成为区域内有重要影响的人才高地。

  日趋合理的学科结构、优势突出的特色专业、竞争力强劲的师资队伍,为大理大学综合实力的持续提升输入源源动能,吸引着四海学子关注。

  高校是人才的摇篮,大理大学时刻牢记“立德树人”这一神圣使命,“以学生为中心”,多措并举优化生源结构,致力于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型和复合型人才。目前,大理大学面向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生源民族分布较广,其中1/4是少数民族学生。大理大学不断完善多元化育人体系,从专业特点出发,结合地方经济需求,开展与校外单位的合作,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学生培养模式,努力构建并不断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为社会培养输送了奋战在医疗、教育、文化、企业、农业农村等各行各业的15万余名各类人才。毕业生就业良好,年终就业率均在97%以上,受到用人单位广泛好评,其中大多数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医疗机构和中小学服务。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内,有10%的中小学教师、1/3的医务人员是大理大学毕业的学生,许多毕业生已成为骨干力量。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培养模式渐成体系,成效显著。在2018年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中,大理大学的人才培养定位得到了评估专家组的认可。2006年至今,大理大学连续12年荣获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一等奖。

  ◤勇攀高峰:潜心搞科研 硕果挂枝头◢

  近6年来,大理大学教师累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69项,先后完成国家、省州市各级党委政府关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咨询项目20多项。近5年来,大理大学转让给省内企业的研究成果康复新滴剂、肝龙胶囊、心脉隆注射液等新药已生产,总产值超过100亿元。

  IUCN/SSC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灵长类专家指导学生开展野外调查

  为国家输出研究成果、给教学提供“源头活水”、激发高校发展活力……科研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才能全面提高科研水平、为国家输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特色鲜明的理念不仅适用于办学,对于科研同样具有普适性。

  大理是历史名城,风光秀丽、民族文化浓郁、生物资源丰富。取苍洱毓秀之灵气,掘历史文化之底蕴,大理大学紧密结合滇西得天独厚的区位和资源优势,深入挖掘大理民族文化优秀特质,在“一山一水一族一史一路”科研理念的指引下,昆虫药物研发、民族文化研究、民族医药研发、生态环境保护等项目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不仅培养了大批研究者及传承者,更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智慧动能。

  大理大学设有昆虫生物医药研究院、民族文化研究院、东喜玛拉雅研究院等14个校级科研机构,有药用特种昆虫开发国家及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基地、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基地、协同创新中心、工程实验室、哲学社科研究基地、创新团队、智库等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平台17个,云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等厅级科研平台12个。以建设“研究民族传统文化的思想库,输送地方经济社会所需创新型和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基地,区域教育文化中心”为己任,大理大学在民族文化搜集、整理、研究、传承、保护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拥有民族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建成了南诏大理历史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基地和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基地等省部级社科研究基地,研究成果《大理上下四千年》《中国白族白文文献释读》获得良好的社会声誉。

  40年辛勤躬耕,大理大学科研屡创佳绩,科研成果惠及云岭大地。近6年来,大理大学教师累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69项,先后完成国家、省州市各级党委政府关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咨询项目20多项。2017年,大理大学教师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7项,分别名列云南省高校第三位和第八位。

  科研水平节节攀升的背后凝结着大理大学一代代追梦人心怀家国、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汗水与智慧。学校知名教授代表李树楠说,自己亲历了大理大学40年的完整发展过程,“在团队的配合、努力下,我们在科研上取得了一些成绩。现在学校办学质量不断提升,科研蓬勃发展,师资队伍不断优化。我以为大理大学辛勤奋斗过而感到荣幸,因为,大理大学成就了我。”常年奋战在科研一线的长江学者赵昱教授说,“以离昆虫生物医药研究院解散只有最后一天的意识,与时间赛跑,潜心研究。”

  对于大理大学而言,科研成果丰硕不仅体现在获奖项目多,更体现在承担的重大科研项目涉足领域广、数量多、成果转化率高等方面。近5年来,大理大学完成了10多项关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咨询项目研究,涉及民族宗教、区域发展、产业调整、人口就业、公共服务及民生等多个方面,不少科研成果刊载在《成果要报》上。大理大学主持大批大理州委、州人民政府关于大理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咨询服务项目,成果直接形成大理州的产业发展、人口战略、金融建设、洱海治理等规划内容。科研对社会的贡献在一项项具体的成果转化应用中得到最为直观的体现,大理大学转让给省内企业的研究成果康复新滴剂、肝龙胶囊、心脉隆注射液等新药已生产,总产值超过100亿元。

  ◤志存高远:办学国际化 特色靓品牌◢

  大理大学与22个国家和国外50所大学建立了教育教学及交流合作关系,设立了海上丝路帕那空皇家大学孔子学院,是全国孔子学院奖学金招生资格院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招生资格院校和国际汉语教师资格证考点、云南省首批“走出去”试点高校和国际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全日制本科学历留学生人数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

  校园一角

  校园内,常见不同肤色、不同国籍的留学生和教师来来往往;学校培养的大批教师远赴海外从事汉语教学工作;连续16年举办的“国际日”活动声名远播,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全国优秀校园文化活动之一……虽然地处边疆,大理大学却有国际化视野,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主动服务国家和地方战略,在探索和实践中闯出了一条国际化办学的特色路径,不仅拓展了学校的发展空间,扩大了云南省教育的影响力,更架设了中外合作交流的新桥梁。目前,该校已经和22个国家及国外50所大学建立了教育教学及交流合作关系。如今,国际合作与交流已经成为大理大学一张靓丽的名片。

  这是一所从2002年起就长期大量招收外国留学生的大学,来自泰国、缅甸、越南、印度、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学生纷纷到这里学习。目前大理大学有来自18个国家的在校留学生1000余人,本科学历留学生人数多年来名列云南省第一位。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和尼泊尔等国毕业生在本国医师资格考取率超过80%,赢得了较好口碑。印度留学生Manoj Kumar Vashisth说,自己“在这里学习的是临床医学专业。实验室器材装备精良,老师细心负责”,加上学校指定的学习计划,让自己受益匪浅。来自尼泊尔的Shrestha说:“我在大理大学学了很多,除了医学知识还有很多中国文化知识,在这里学习、生活很开心,毕业后我要回尼泊尔做一名医生。”

  国际化办学既要“引进来”,也要“走出去”。大理大学以汉语国际教育为支点,将国际化实践推向了更广的舞台。目前,大理大学培养并推荐了大批国际汉语教师赴海外从事汉语教学工作,已有100多名汉语教师经国家汉办遴选后赴多个国家开展汉语教学工作。2016年,大理大学获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批准,成为了泰国海上丝路帕那空皇家大学孔子学院中方承办院校,并于2018年6月12日正式挂牌成立,成为了全球孔子学院奖学金招生资格院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招生资格院校和国际汉语教师资格证考点。目前,大理大学已在东南亚国家建立5个“境外汉语教学实践基地”,在柬埔寨金边皇家大学成立“汉语中心”,创办了柬埔寨国家历史上的第一个汉语言本科专业,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结束语

  40年的时光,在历史的长河中或许只是沧海一粟,然而,对于大理大学来说,却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峥嵘岁月。期间,大理大学经历了“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艰苦创业,两次全面升级的“整装再发”,逐步成长为一所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知名地方大学。

  伴随学校实力的提升和社会影响力的扩大,风华正茂的区域性综合大学正以全新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辉煌成就已载入史册,发展之路任重而道远。

  新时代、新起点、新使命,放眼未来,大理大学党委书记段林激情寄语:“我们将进一步认清形势,准确定位,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扎根边疆,潜心立德树人,按照省委提出的要把大理大学建设成为‘一流大学,最美校园’的要求,不负使命,开拓进取,奋力前行!”校长王华寄语:“坚持‘提质量、上水平、创特色’的总体要求,坚定不移抓实教学质量,坚定不移提升创新水平,坚定不移拓展办学领域,力争2020年实现博士点零的突破,再圆新梦!”

  大理大学40年躬耕云岭所打下的坚实基础和取得的丰硕成果,让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这所文化底蕴浓厚、生机勃勃、活力四射的地方大学,将谱写更为壮美的发展新篇!

  万人同唱国歌

  大理大学发展大事记

  1978年,大理医学院成立

  1978年,下关师范专科学校成立(1992年更名为大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997年,大理医学院附属医院正式开诊

  1997年,大理医学院接受国家教委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得合格结论

  2001年,大理医学院和大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合并,同时云南广播电视大学大理分校、大理工业学校并入,大理学院正式成立

  2002年,首批招收了100多名越南留学生,并成功举办第一届“国际日”活动,开启了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新征程

  2003年,大理学院获批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

  2008年,大理学院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得优秀结论

  2008年,大理学院被列为云南省立项建设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2015年,大理学院更名为大理大学,同年学校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

  2016年,大理大学成为泰国海上丝路孔子学院中方承办院校

  2018年,大理大学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得到专家组的一致好评

  王琼梅 李正雄

责任编辑:毛雪勰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0007612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滇ICP备0800087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